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上,温州(楼盘)、三亚(楼盘)、海口、大理(楼盘)等城市的房价均曾出现过短期内大涨的情况,最终都以连续多年的止涨甚至大跌收场。17年以来,厦门(楼盘)房价在经历过大涨后也出现大幅下滑,近期很多中小城市调控政策有所放松,熟悉的“配方”仿佛会再度出现。
但我们认为15年以来的本轮房价上涨是完全不同以往的,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形势也不是放松调控那么简单。当资产泡沫来临时,“醉”在其中的同时,我们也要保留一份清醒。
01
小城房价涨幅前所未有
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过去的10年时间里,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总共经历了三波上涨,累计涨幅达到38%,但15年以来的本轮上涨却完全不同于前两波。
● 一方面,本轮上涨时间最持久,涨幅也最大。08年之后,全国房价第一波上涨是从09年2月到11年8月,持续时间为30个月,累计涨幅达到14%,在随后的9个月时间里回调2.3%;
第二波是从12年5月到14年4月,持续时间为23个月,累计涨幅有6.2%,但在之后的一年时间又回调了5.3%;
第三波是从15年3月至今,持续时间为44个月,涨幅高达24%,上涨时间和涨幅都远超前两波。
● 另一方面,之前中小城市房价整体涨幅并不明显,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最突出,但本轮是各线城市房价全面大涨。在09-15年的六年时间里,一线城市房价整体涨幅有30%,远高于二线城市的12%和三四线的8%。尤其是14-15年,绝大部分中小城市房价出现大幅下跌,基本抹平了前几年的涨幅。
而从2015年以来,一线城市房价累计涨幅达到44%,二线33%,三四线城市整体也有33%。
从具体城市来看,中小城市的房价涨幅也比较靠前。按照百城房价的统计数据,2015年3月至今房价涨幅最大的城市并不是一线大城市,而是中山市,涨幅高达76%,紧随其后的是东莞(楼盘),也在70%以上;昆山(楼盘)、廊坊、珠海(楼盘)、惠州(楼盘)、保定(楼盘)、佛山(楼盘)、嘉兴(楼盘)的房价涨幅均超过50%;合肥(楼盘)、南京(楼盘)、海口、武汉(楼盘)等在二线城市中房价涨幅靠前。
如果纵向看一下具体城市的房价历史数据的话,中小城市本轮大涨的特征就更为明显。例如涨幅靠前的中山(楼盘)、昆山、廊坊房价在之前的五六年时间里一直走平,中山市甚至还略有下跌,,但2016年以来这些城市房价全部开启大涨模式。
此外,我们看了100个城市的房价历史数据,发现湘潭(楼盘)、常州(楼盘)、洛阳(楼盘)、潍坊(楼盘)、湖州(楼盘)、扬州(楼盘)、日照(楼盘)、烟台(楼盘)等绝大部分小城市,以及杭州(楼盘)、重庆(楼盘)、天津(楼盘)、成都、长春(楼盘)、昆明(楼盘)、南昌(楼盘)等大多数二线城市都是这样的规律。
02
大涨背后的动力和隐忧
为什么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在2010-2015年之间几乎未涨呢?主因在于供给扩张。尽管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,城市人口在增加,但城市的面积增加得更快。过去的十年时间里,各地都在推进新城开发,增加商品房的供给。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,2006-2016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累计扩张了61%,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张54%,而城区人口只增加了21%。
商品房供给增长过快的一个直接结果是,到2014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发现:建的房子太多了!商品房待售面积在2016年甚至飙升到7亿平米以上的历史最高位。正是由于供给过剩、库存积压,才出现了14-15年的各线城市房价下跌,尤其是很多中小城市几乎抹平了之前5年的全部房价涨幅。